1. 首页
  2. Blog
  3. 令爷原创

AI提示词已死?不,我们正在从“魔法师”进化为“驯龙师”

“提示词工程”(Prompt Engineering)可能是过去两年里,AI圈最快从爆红走向“过气”的词汇之一。

一年前,我们还在津津乐道地讨论如何用“咒语”唤醒AI的潜能,各种提示词课程和宝典在网上疯传。而今天,随着GPT-4、Claude 3、Qwen等新一代大模型的崛起,很多人挥挥手说:“AI那么聪明,直接跟它说话就行了,谁还研究提示词啊?”

在社交媒体上,分享提示词技巧的帖子热度骤降,甚至有人开始把“提示词工程师”看作是“时代的眼泪”,认为付费教这个就是在“割韭菜”。

这种感觉是错觉吗?不完全是。但如果我们因此断言“提示词已死”,那就大错特错了。我们可能还没搞懂它正在发生的核心变化:我们与AI的关系,正在从“魔法师念咒”,进化为“龙骑士驯龙”。

表象:为什么“魔法咒语”正在失效?

我们之所以觉得提示词不再重要,得感谢基础模型的巨大进步。把它想象成一条刚被发现的、充满原始力量的巨龙。最初,我们只能像新手魔法师一样,用一些固定的、模糊的咒语去尝试沟通,召唤出来的“魔法生物”也往往出人意料。

而现在,这条“龙”的智慧更高了:

  • 更强的容错性: 你不需要小心翼翼地遣词造句,哪怕你的“咒语”念得不太标准,它大概率也能明白你的意思。
  • 更丰富的知识: 对于写邮件、做总结、头脑风暴这类日常任务,你只需一个简单的指令,它就能给你一个八九不离十的答案。

这无疑是巨大的进步。它极大地降低了AI的使用门槛,让每个人都能轻松上手。从这个角度看,那种如同魔法师念咒般,需要反复调试、寻找特定词汇的旧方法,确实正在被淘汰。

现实:为什么我们需要成为“驯龙师”?

然而,一旦你脱离了日常闲聊和简单任务,试图让这条巨龙为你“攻城略地”时,你会立刻发现一个“血淋淋”的现实:它的力量依然狂野,没有缰绳,它随时可能喷火烧掉你的城池。

正如提问者所说,大模型的幻觉问题依然严重。对于追求稳定性、一致性和精确性的生产环境,我们不能依赖巨龙的“灵感迸发”。我们需要成为一个真正的“驯龙师”,让它的力量为我所用。

这时候,“驯龙师”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:

  1. 控制输出格式,实现自动化对接:
    想象一下,你需要让巨龙吐出几千颗大小、形状、材质完全一致的宝石(用于微调的合成数据)。如果你只是模糊地喊“给我宝石!”,你得到的结果将是五花八门、难以处理的石块。而一个“驯龙师”会用一套精准的指令,让巨龙吐出的每一颗都分毫不差,可以直接送入兵工厂。
  2. 抑制模型幻觉,充当安全护栏:
    在构建AI代理(Agent)或复杂的应用时,巨龙的幻觉(随口胡说)是致命的。一个好的“驯龙师”会通过清晰的指令、背景约束、角色扮演和输出要求,甚至提供几个“正确示范”,为巨龙套上坚固的“缰绳”,能极大地减少它“自由发挥”和闯祸的概率。
  3. 提升工作流效率,实现“真·生产力”:
    很多人只是把巨龙当成一个会说话的宠物。真正的生产力提升,来自于把它训练成一头能听懂复杂战术、与你协同作战的坐骑。而连接你和这条巨龙的,正是来自“驯龙师”的精准指令。

结论:从“会说话”到“会指挥”

总而言之,AI提示词的价值并未消失,而是使用者对其的掌控力发生了形态上的转变。

对于大众而言,我们不再需要学习神秘的“魔法咒语”。但对于希望利用AI创造价值的开发者、产品经理和专业人士来说,学习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“驯龙师”,正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。

AI的进步,是把我们从一个依赖模糊咒语、召唤出未知生物的“魔法师”,转变为一个能够驾驭巨龙、让其如臂使指般攻城略地的“龙骑士”。我们手中的“提示词”,不再是碰运气的魔法棒,而是训练和指挥这条巨龙的缰绳与号令。

你的选择:魔法师,还是驯龙师?

那么,你想成为魔法师还是驯龙师呢?作为成年人,我的建议是:都要。

这是一个全民皆为魔法师的时代,人人都能念几句咒语让AI为自己服务。但能驾驭巨龙的“驯龙师”依然是稀缺的。这并非一道二选一的选择题,而是一次能力的升级。在成为合格魔法师的基础上,进阶为驯龙师,才能真正驾驭这个时代最强大的力量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曾确令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engqueling.com/atscysbwmzzcmfsjhw/

联系我们

15602395067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邮件:eden7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QR code